名字大全 > 名字新闻 > 关于黄姓的来源

关于黄姓的来源

时间:2016-01-31 11:00:45 来源:猎名网 作者:admin 手机查看原文
导读: 一、黄姓与黄色有关 黄被古人确定为五色之一,古人将五色分别配上了方位,也就是赤一南、白一西、黑一北、青一东,剩下的黄,就是中央。这是因为中国大陆,遍为黄土层所覆盖,即表示占有天下中央的大地,完全是黄色。认为中央即中原之土的黄色,以土地黄色而

一、黄姓与黄色有关

 

黄被古人确定为五色之一,古人将五色分别配上了方位,也就是“赤一南、白一西、黑一北、青一东”,剩下的“黄”,就是中央。这是因为中国大陆,遍为黄土层所覆盖,即表示占有天下中央的大地,完全是黄色。认为中央即中原之土的黄色,以土地黄色而代表大地即坤之意。如《左传》就有“黄,中之色也”的记载。《礼记·郊特牲》中谓:“黄者,中也。”《论衡·验符》也有“黄为土色,位在中央”的记载。

 

“黄”是个会意字,由皮革的“革”之上部,加上粗糙的“矢”所组成。“革”是描绘孤狸或免子连着头部的皮,摊开而烘干的态态,是一个象形文字,所以,“革”的头部,也就是动物的头部,古代所使用的“矢”是很粗糙的。若在尖端系上从动物的头部取下的脂肉,点火后射出,就成了一枝尖端闪闪发光,直向目标燃烧着飞去的“火矢”,月旨肉所烧出的火光是黄色,因此,“黄”和“光”是同一系列的文字,可以说,黄色就是“光”(火光)的颜色。难怪黄色是一种相当明亮的色彩,它有着醒目、庄重、光辉、高贵、忠诚的个性和象征意义。

关于黄姓的来源

二、黄姓与黄帝有关

 

黄(皇)帝,为统治天下的天子。

 

4000多年前,黄帝原是黄河中上游地区一个部族的首领,姓姬号轩辕氏,也称有熊氏.这时期制陶业已有一定发展,人们看到“土”经过火烧能变成各种陶制品,因此把“土”看得很高贵.轩辕氏正因有这种“土德之瑞”,兼之西北高原一带的泥土为黄色,故称其为黄帝,“黄帝”称号遂成为华夏族(中原各族)共同团结前进的旗帜。王嘉在《拾遗记》中说:“轩辕出自有熊之国,母曰吴枢,以戊己之日生,故以土德称王也,时有黄星祥。”正义》谓黄帝“生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以土德王,故曰黄帝。”《吕氏春秋》十二纪、《礼记·月令》.均以黄帝为中央之帝,其神后土。《淮南子·时则》云:“中央之极,自昆仑东绝两恒山,以坡湮埋洪水之州,东至于困石,黄帝后土之所司也.”后土即地抵,后土本为皇天之对应词.古人常以皇天后土连称,此以黄帝后土相连,益足见黄帝即皇天上帝也。

 

黄帝实为皇帝之变字.《易系辞传》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而《风俗通·声音篇》云:“皇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又有《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篇》亦以轩辕为皇帝:“周人之王.尚推神农为九皇,而改号轩辕,是为皇帝”。崔适据此以证皇帝即黄帝。刘师秘为:“黄与皇通·故上古之君称为皇帝·”则说:“黄帝即是皇帝、上帝”,“黄帝本是皇帝或上帝的转变”。

 

天帝与后土是最尊贵的,《吕氏春秋·应同篇》:“黄帝曰‘土气胜’,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因皇帝起源于陕甘之交的黄土高原,轩辕便认为土皆黄色,本部落居于天下之中央,故称中央之土为黄,自称为黄部落,其酋长则叫帝.萧兵说:“我国致始人民的主体属蒙古人种,即黄种;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西北黄土高原。所以,我国人民崇拜黄土、黄色。”黄帝族起源于西北,很可能把黄土人格化—同时也神格化—为“黄地之神”,或者把自己的传说祖先和黄土崇拜结合起来,使黄帝之形象具有自然和社会之两重性.所以,“黄帝者犹言黄氏所奉之帝王耳”,因为我国“古代人民悉为黄种”。

 

由上可知,黄色是最为尊贵的,它代表了天子、王公贵族的色彩.故凡古代皇宫、祭坛、太庙的台基须用黄土筑成,立于天子队伍前面的旗帜是黄色,龙座上的绢布也是黄色.唐代的长安城北角皇宫,不仅上极黄色的砖瓦,而且连在内宫侍候天子、王妃的宦官,所穿的衣眼亦一律是黄色的。这一点也许是最值得黄姓家族骄傲的。

 

三、黄姓以黄鸟为图腾

 

“图腾”一词系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原始人相信每个氏族都与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有着亲族或其他特殊关系.此物(多为动物)即成为该氏族的图腾—保护者和象征。这种远古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是中国姓氏产生的最早渊源.

 

那么,黄姓的先人以什么为崇拜物呢?

 

在远古蒙昧洪荒的中国东部地区,生活着许多以鸟为图腾的原始人群,典籍上称为东夷。他们起源于河北燕山山脉一带,这里自古就是各种鸟类集栖之地,原始人群以捕鸟为食,以鸟羽为衣,处处依赖鸟类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初以长弓善射飞鸟而称作夷人,发展到以鸟为图腾崇拜,并以鸟名作为氏族、部落的标志名称,再发展成为姓氏。其中有9支氏族最为强盛,组成部落联盟集团,史书上叫做九夷(即吠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这九夷中,有一支氏族叫黄夷,它便是今日千千万万个黄姓成员的原始祖先。

 

黄夷是东夷族鸟夷的一支,因崇拜一种黄鸟而得名。远古时代.在燕山南面古幽州一带,栖息着许多美丽可爱的小鸟,它们的羽毛多为色泽鲜艳的黄色,因此古人称它为黄鸟。黄鸟又叫黄鹏留,就是今天所谓的黄莺。此种黄鸟,不但长得美丽可人,而且精灵小巧,叫声清脆婉转.如《诗··葛覃》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妻妻。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暗嘈”。意思是说,葛儿呀,长又长,蔓延在那谷中央.它的叶儿青苍苍,黄鸥飞来又飞往,歇在那丛生的小树上,“咭咭.占咕”的对唱.正是这些可爱的小精灵,陪伴着长期在山林中采集、狩猎的原始先民们,给他们唱歌、跳舞,消除他们长年狩猎采集生活的紧张和劳累……。渐渐地,我们原始祖先中的某一个氏族,便对这种小黄鸟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由喜爱到尊敬以致顶礼膜拜,并把它当作自己氏族的守护神和标志.黄鸟,便成为这个氏族的图腾,这个氏族就叫做黄鸟族、黄氏族,简称黄夷、黄族、黄人。

 

后来,黄人由内蒙东部向东南迁徙,经河北迁安县西的黄山和束鹿县的黄丘进入山东半岛,加入东夷集团,成为九夷中的一支.今山东黄县东南有古黄城,掖县南有黄山,兴博县有黄山、黄阜、济南西南也有黄山.这一带可能就是远古黄夷活动栖息之地。

 

这一支加入东夷集团的黄人,势力迅速发展,很快成为东夷集团中势力强大的一支,并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当野蛮时代中期,东夷部族集团以凤夷氏族的少昊(亦作少啤、少皋、少皓)金天氏为部落联盟的大首领,而黄夷先是与凤夷结成婚烟氏族,后来便加入少昊部落.随着黄夷势力的强大,他们的图腾崇拜对象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当时,东夷集团也普遍崇拜鸟,由于东夷集团大首领少昊氏族以凤鸟为图腾.凤于是成为百鸟之王,成为一种神鸟。而凤鸟中有一种雌性的神鸟,叫做皇(后写作凰)。此鸟不但名字与黄鸟读音相同,而且与黄莺的形象也有共同特点.皇鸟是凤鸟的配偶,恰好黄夷是凤夷的婚姻民族.于是,黄人便用凰鸟来取代原来作为氏族图腾的普通小黄莺,转而崇拜起凰鸟来.这样,黄鸟又变成了皇(凰)鸟,难怪最古老的词典《尔雅》释鸟中有“皇,黄鸟”的说法。从黄夷图腾由黄鹂鸟到金凤凰的转变中,我们可以看到古老的黄氏族的进化。

 

四、黄姓得姓种种

 

大约在野蛮时代中期炎黄之世,东方黄夷部落的一些成员相继内迁到黄河流域中原地区。黄氏族所居之地,多以黄命名.如今天河南的黄沟、黄池、黄亭、内黄、外黄等地都是因早在黄帝时已分布有黄人而得名。自夏迄于商周.黄人逐渐溯淮而上,居于淮河中上游一带.如商代中叶,有一支黄人南迁于今河南演川县(演川,系黄人迁居至此而得名),建立黄国。

 

关于黄国故域的地望,古文献所记略同。诸如:《后汉书·郡国志》中记“弋阳侯国(演川,东晋至宋代曾为弋阳郡治),有黄亭,故黄国,赢姓。叹元和郡县图志》云:“黄国故城,在(定城)县西十二里,春秋时黄国,有故城。”《一统志》有“定城,即光州(今河南演川)南城其地也”的记载。《国名纪》云:“黄,子爵.光之定城西十二里,有故城.”《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光州”条下有“黄城”,注云在“州西十二里.”《清史稿》也说,黄国故城在光州西十二里.类似的记载也见于大量方乘谱膜之中。

 

据考古工作者考证,黄国故城位于演川县西北6公里的淮河南岸,小黄河西岸。城址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550米,东西宽约1350米,城墙系用黄土夯筑而成,最高处约5米,最低处约3米,虽经200。多年风雨剥蚀.至今依然存在。墙中和城内地表存有大量西周至汉代的遗物,城墙下层距周围地面以上2-4米的土层包含物以西周时期的陶片、石器居多,中层约厚4-6米,夯层中多夹杂东周时期的残破器物,顶层以汉代遗物为主。根据对城墙各层主要包含物的考查,该城始建于西周,春秋至汉代较为发达。

 

在黄国故城附近,经科学发掘可以肯定为黄国墓葬的有两座,它们是1983年在光山宝相寺发掘的黄君孟夫妇墓11988年在黄君孟夫妇墓西北165米处发掘出的黄季佗父墓,年代均为春秋早晚段,即以公元前648年黄灭于楚为下限。

 

黄君孟夫妇墓为土坑竖穴式,平面呈长方形。其上原有封土堆,高约7-8米。墓内填土下层为经夯筑的青膏泥.中层在棺撑以上是较松散的青膏泥,上层五花土经夯打。坑壁抹有一层细腻的膏泥,东、南两壁尚枯附一层棕丝状物.坑底北高南低.高、低处各置一套单棺双撑。北边的是黄君孟棺0,南边的是黄夫人孟姬棺撑,北棺撑在发掘前已被破坏,尚存完好的外撑底下的两根垫木南端分别斜压在黄夫人梓底的两根垫木北端。黄夫人外撑长3.33米,宽2.51米,残高1.56米,由11根栋木制成的条形方木拼合垒筑而成撑身.棺乃梓木制成,置于内棺北侧,长2.35米,宽1米,高1.08米,略呈长方盒形,唯盖沿稍向外移。棺通体裸黑漆,盖表和除档板下端的棺身四周均漆绘红彩窃曲纹,盖梆外侧绘红漆波浪纹,构成交叉错落的“鬼脸”纹样带(说明黄人与楚同有“信鬼好祀”之俗)。黄夫人骨胳保存完整,经鉴定年龄在40岁左右,边箱在主棺南侧.内置一套青铜孔器及少量工具、竹器等。盖板上还残存3件漆绘木豆和斗。两棺掉随葬器物236件,其中钢器36件、玉器180件、玛瑙器2件、竹木器9件、石器1件、麻制品2件、丝织品标本6件。

 

据考,历史上的黄国还有一个(即上文提到的台胎后世所建),今山西眺水北岸有地名横水,在绛县西30里。何光岳先生认为,横与黄通,即黄国故地。旁有一小溪名横水,又叫黄水,南注挑水.何先生还认为,这一支黄人,是0项时从河南黄水迁到山西汾水下游的,其所建的黄国,于春秋早期为晋国所灭,故亦为黄氏姓源之一。但要指出的是,此支黄氏,后代宗族衰弱,载于典籍史书的人物仅春秋晋国贵族大臣黄渊,以后便捎失于历史长河之中(据刘佑平先生考证).加之当地也没作过考古发掘,因此,天下黄姓公认祖根在潢川。

 

五、黄姓原是伯益之后,赢姓分支

 

《后汉书·郡国志》、《路史》、《通志·氏族略》等古籍均记载黄为赢姓,而底姓各族的祖先正是夏朝东夷族首领伯益(又作伯翁)。

 

伯益是东夷族鸟夷的首领少吴的曾孙皋陶的长子,相传他是一个熟悉鸟兽特性的人,善于畜牧、狩猎,所以舜、禹时都任命他为虞官.《孟子·滕文公上篇》云:“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使人民得以安居垦种,说明益之前仍过着畜牧迁徙生活,到益时才进入农业定居生活。伯益后又助禹治水,立了功,被选为继承人。伯益的赢姓,是舜帝所赐.如《路史·后纪七》记有“能训鸟兽,知其语言,以服事虞夏,始食于赢,为硫氏”。《帝王世纪》亦说:“伯翁为舜王畜多,故赐姓底氏.”其实,赢姓并不是自伯益才开始有,舜帝赐他为燕姓,只是命他担任赢姓部落的酋长,继承魔姓正统.森姓,是伯益的先祖少吴氏之姓,赢也作赢,即燕的异字,且又同音,故燕即燕。少昊氏以燕为图腾,成为赢姓和偃姓的始祖。随着部落群的繁衍与分布,各走各的迁徙路线,于是便按习惯用法,把赢和偃两姓分开,而变成燕族两大系统:偃姓便奉皋陶为祖,他的后裔主要向南发展,底姓则奉伯益为祖,他的后裔主要留在山东(在莱芜县西北40里的赢,南面有赢水,都因赢族居此而得名,这里邻近少皋之墟,是鸟夷分布的中心地带),有的南迁淮水,有的向西迁徙。

 

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赢姓的后裔分封达14国之多,其子孙均以国名为姓,黄—即是其中之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后世黄、赵、江、秦等数十个森姓所分出的姓氏都尊伯益为始祖。

相关文章推荐:
姓氏:
性别:
选择时间:
选择出生地:
姓名:
性别:
选择时间:
选择出生地:

大师推荐

更多推荐 >
  • 林子翔大师
    起名网客服

    扫码咨询大师

    林子翔

    起名大师

    起名网创始人
    中国十大起名大师

    免费咨询大师
    起名网客服 扫码免费咨询
  • 陈清泓大师
    起名网客服

    扫码咨询大师

    陈清泓

    起名大师

    起名网特邀专家
    中国知名姓名学大师

    免费咨询大师
    起名网客服 扫码免费咨询
  • 徐孟舟专家
    起名网客服

    扫码咨询大师

    徐孟舟

    起名专家

    起名网签约专家
    语言文学研究专家

    免费咨询专家
    起名网客服 扫码免费咨询
  • 张永言老师
    起名网客服

    扫码咨询大师

    张永言

    起名老师

    起名网签约老师
    易学国学研究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起名网客服 扫码免费咨询

猎名网最热文章

进入专区 >
姓氏:
性别:
选择出生时间:
姓名:
性别:
选择出生时间:

百家姓

更多>
《百家姓》成书于北宋初年,中文姓氏411个, 后增504个, 单姓444个, 复姓60个

03月男宝宝最受欢迎的字

排名 姓名 热度 涨幅
  • 1 8790 4.27%
  • 2 7651 6.51%
  • 3 6246 4.59%
  • 4 5247 6.16%
  • 5 5025 1.26%
  • 6 4525 1.16%

03月女宝宝最受欢迎的字

排名 姓名 热度 涨幅
  • 1 4855 0.61%
  • 2 4655 1.82%
  • 3 4235 0.82%
  • 4 4167 0.63%
  • 5 3500 2.28%
  • 6 3500 1.18%

在线测试

客服热线

0731-89888777

接听时间:周一到周五 9:00-18:0 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起名加盟 市场合作

APP下载

免费客服咨询

©Copyright 2016-2022 www.liemingwang.com 猎名网 版权所有 [姓名测试打分] 湘ICP备15006701号-3
本站精心为大家猎取好听的名字大全让您起名字取名字不再难,内容都是来源于本站原创以及网友分享,如需转载内容请注明版权!